香港週2018 @台北,於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6日盛大展開,今年的展覽節目為香港多媒體設計協會(HKMMDA)籌劃,並由香港建築師蕭國健擔任策展人的《「行住食字」尋覓香港光影》展覽。這次展覽30日起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一館及忠孝三角正式開展,透過一系列的展品及延伸活動,集合廣告、動畫及裝置設計,闡述十四個香港年輕創意單位尋覓香港光影的故事,向台灣展示香港的多元面貌。
展覽於11月30日至12月9日舉行,免費入場。除設有裝置設計及動畫與廣告片放映外,展覽期間還舉辦工作坊、放映會及研討會,期望藉此向台灣展示香港的多元面貌,讓台灣民眾體會香港創意產業新一代的無盡創意。
開幕式現場特別安排三方對談,由香港多媒體設計協會主席楊景欣、《「行住食字」尋覓香港光影》展覽策展人蕭國健及分享嘉賓黃子佼,各自闡述自己的創意及設計理念,以自身的設計創作經驗進行交流。而建築背景出身的蕭國健也特別為本次展覽展出了戶外大型裝置設計《蝠鼠吊金錢》,將香港當鋪常見的霓虹燈招牌設計重新詮釋,與黃子佼翻玩設計理念相近,卻又有各自的創新意念。兩人作為港台兩方的創意代表在對談中激盪出不同火花。
本次展覽特邀請了14個香港年輕創意單位,透過動畫、廣告、裝置設計等不同方式,傳達各自對香港最真實的感受,並講述他們尋覓香港光影的故事。展覽主題「行、住、食、字」四大範疇,與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台灣民眾可透過展覽細細探索香港的生活細節,如每天搭乘的大眾運輸、隨處可見的住宅大廈、名聞遐邇的美食街及別樹一格的廣東話九聲發音等,從而對香港的生活及創意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
展覽期間將播放的動畫系列有Croxx A Workshop的《我在牛頭角長大的》、影陶士媒體創作有限公司的《搭棚工人》、陳宇峰的《姓旦老人》、《癲噹》和《趁還有墟》、九猴工作室的《七層譚》等;裝置設計則有郭達麟的《淡淡定 有$剩》及叁語的《一元復始》,也邀請了三個廣告創作單位攜同他們充滿香港風情文化的作品參展,包含Metta Communications Limited的《本地薑 可以強》、《獅子山精神》、ManyMany Plus的《家有𢲡事》,和RFI Asia的《「港」情懷系列》。
展品當中蘊含豐富的香港符號與集體回憶,其中不乏曾引起社會共嗚的題材,例如向經典港產電影致敬、手寫「小巴牌」、「傘王」、香港北魏真書(為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廣泛應用於香港街上招牌的字體)等,從而讓參觀者感受香港人經過群體的文化、語言、歷史等各方面不斷積累,培養出獨有的情感和歸屬感。
展覽期間另有多場放映會播放香港製作的動畫長片,包含徐克導演1997年版的倩女幽魂<小倩>、<七彩卡通老夫子>、<老夫子之水虎任務>及多部短篇動畫。
—
【香港週2018 @台北】
日期│2018年11月30日~12月16日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一館及忠孝三角
【工作坊與互動課程】
日期│12月1日至2日
Facebook│@HKWeek2018taipei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