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需要科技的「有用」,也需要藝術的「無用」,藝術不具實際用途,卻彰顯了信念、想像力和做夢的可貴,這些動力裝置藝術家就像希臘神話中迎向太陽的伊卡洛斯,展現了人類飛行的能力。

7.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會動的藝術」教育計畫空間局部,2019,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任何事物都能成為創作之物

智慧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自動化的機械甚至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對我們而言,機械是幫助人們克服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但是否想過「它」也可以是創作的媒材呢?人類從未停止對於「動力」的想望;它為空間注入時間的流動性,觸發、擾動著觀者對眼前場域的想像。藝術家亦熱衷於此,透過機械製造的概念進行創作,細察物理原理生成的動態,展現物外之趣

197452

徐瑞憲《一種行為》

利用打掃用的鐵皮水桶模擬寄居蟹外殼,為了讓寄居蟹動起來,在鐵殼下裝了馬達,讓原本冰冷的機械,也擁有生物般的行為。

邱昭財《轉轉電力公司》

在智慧科技逐漸取代人類工作的時代,反而把未來城市變成一個古老的發條玩具,以低科技的機械裝置,在荒蕪的地球上提出重建生活的想像。

每個創作都承載著作者之情

當代藝術經常被貼上「難懂」的標籤,觀眾面對由金屬零件構成的動力裝置時,往往不知該如何欣賞。事實上,動力裝置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多半來自個人經驗和日常生活,因此當我們欣賞動力藝術時,面對的不只是機械的造型與結構,也是藝術家的回憶與情感。若能像認識一位朋友那樣地認識作品,聽見它背後隱藏的故事,看似艱難的藝術品,是不是也變得親切?比方說,徐瑞憲的作品常以家族和記憶為主題,具有動人的力量;盂施甫的飛行裝置,彷彿訴說年輕藝術家自由無畏的熱情。

隱藏於作品背後的故事

藝術

王仲堃

王仲堃認為,「所有發明的成果,最初都來自科學家腦中的想法,這種狀態跟創作者很像。」科學家和藝術家看似毫不相干,其實他們都是最具創造力的人,在腦海中聽見未來的聲音,並且努力將它實現。

盂施甫

盂施甫創造的機械裝置,雖然平舉著一雙長翼,機翼上還轉動著小小的螺旋槳,卻完全不能飛。這些「無用」的飛行器,其實載著人類一直以來渴望的飛行之夢。

邱昭財

邱昭財對童玩情有獨鍾,還從這些童玩發想出許多作品。你只需換個角度觀看邱昭財的作品,就會發現,美術館裡看似深奧的動力藝術,其實就和柑仔店的童玩一樣有趣!

徐瑞憲

對徐瑞憲來說,每個零件像是一個個單字,他將零件組合起來,有如造句一般。他重新焊接、組裝這些物件,再鋪設電路,讓它們變成動力裝置,物件失去原本的功能之後,反而變成一件「會說故事」的藝術品。

【展覽資訊】

展期︱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04月26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近期焦點

Recen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