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將於2月18日開跑,國家兩廳院特別規劃一系列講座活動,邀請長期深耕台灣藝文界的講者及各界重要人士,分享創作想法及生命經驗,為觀眾帶來更多面向的藝術交流。
2023年適逢雲門創立50週年,也是綠光劇團30週年。在2023TIFA 雲門50林懷民《薪傳》演出前,2月4日的講座特別與時報出版共同合作,邀請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及綠光創藝董事長吳念真這對橫跨文壇、舞壇、劇場、影視的「夢幻組合」進行對談,文化部長史哲亦到場蒞臨。林懷民「為全民起舞」、吳念真做「國民劇場」,人生大半輩子都奉獻給這塊土地,一聚首就暢談作品中對台灣的愛與關懷、從家鄉與生活提煉的創作靈感,讓台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感動滿滿。
吳念真被稱為「全台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創作劇本超過40年,平實真誠的筆觸記錄了台灣的真情風貌。他將庶民生活搬上舞台,貼近人心的劇情、道地的母語對白,喚起廣大觀眾的共鳴與認同,成就《人間條件》系列、《再會吧 北投》、《清明時節》等一齣齣叫好又叫座的綠光國民劇場代表作。
綠光劇團的「而立之年」,吳念真選擇再現台灣文學劇場首部曲《清明時節》,以「2023昇華版」之姿作為30週年獻給粉絲的禮物。這齣舞台劇由吳念真改編自台灣文學大師鄭清文的小說,故事從外遇展開,在內省結束,增添溫暖的「吳念真式黑色幽默」,帶觀眾見證世間男女在面對愛情、家庭關係的掙扎與無奈、痛苦與釋然,領會「重重提起,輕輕放下」的生命哲學。
《清明時節》2017演出劇照/ 綠光創藝提供
林懷民縱橫舞壇超過40載,作品融合在地與東方語彙,並和社會土地有著深刻連結。而雲門舞者優美的肢體延展,常為台下觀眾帶來無限的想像與力量。《薪傳》、《水月》、《行草》、《關於島嶼》等極富生命力的雲門舞作,牽動數代台灣人珍貴的共同記憶,更躍上國際舞台,獲紐約時報盛讚「把一個國家呈現到全世界。」
作為雲門50週年紀念之作,林懷民於1978年編排的《薪傳》將於4月重演。這是台灣第一部以台灣歷史為題創作的舞台作品,90分鐘的演出刻劃漢族先民強渡黑水、拓墾山林、耕種收穫、生死歷劫的過程,舞台張力十足,每一幕皆令人屏息。林懷民透露,其實自己本來沒想過當編舞家,當初這部作品會誕生,是因為在美留學期間接觸不同思潮,反而加深了對「家」的土地意識,累積的情感轉化成創作能量,一回國就想創作屬於家鄉的作品,想讓自己的想法被大家看到。未料首演遇上中美斷交,大眾對時政的焦慮與壓迫,在觀賞《薪傳》時獲得釋放,首演的體育場內一片慷慨激昂,《薪傳》成為眾人心中永遠的經典。在國外演出時,即使觀眾對台灣不甚了解,也會因為作品蘊含的普世價值看到熱淚盈眶。
《薪傳》劇照/雲門基金會提供
林懷民31歲憑藉滿腔熱血創作的作品,最後一次演出是2003年,事隔20年再次接下重新排練作品的任務。對他來說,多年後要再次面對《薪傳》,是一種幸福。如同作品的名稱一樣,《薪傳》本身也已經薪火相傳,林懷民在50週年和千禧世代的舞者共事,盛讚「他們的身體很漂亮,展現年輕世代的陽光健康美麗,他們因為自己的專業而驕傲,在演出中無形流露出自信。」在排練時,也經常因為他們舞蹈的精準有力而感動。林懷民笑稱,戲劇因為有語言,相較舞蹈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但不需要在舞蹈中追求意義,什麼叫看得懂?
大家看得到他要看的東西就夠了,如何看懂雲門舞集的作品,很簡單,那就是常常來看」
《薪傳·薪傳》/雲門基金會提供
雲門50《薪傳》
時間:4~6月
詳細資訊請至雲門舞集網站
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
綠光30《清明時節》2023昇華版
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6/23~6/25
臺中國家歌劇院:6/30~7/2
台北國家戲劇院:9/1~9/10
《清明時節》、《人間條件八》2+2雙人套票
售票時間:2/5日~3/1
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更多詳情請洽綠光劇團02-2395-6838,或上綠光劇團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