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時代三年已過, 許多藝術家沉潛創作,2023年始, 藝術家走過無常疫情而紛紛出動, 包括獨創自然落灰上釉法,「純裸胚入窯, 全滿釉出窯」,復興中華文化的柴燒青瓷的藝術家-何志隆, 將於台北同安街日式歷史建築「紀州庵文學森林」中舉辦睽違已久的特展,且邀請許多專家學者如前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張譽騰館長等撰文作序推荐, 以及台灣與日本藏家一同共襄盛舉。
何志隆藝術家說:「我只是翡翠青瓷的僕人,盡可能地傾聽祂給我的聲音,一如微妙地創造出神所恩賜的作品。」 1959年出生的何志隆,從小單親一度被當作不良少年,卻從母親身上習得堅韌的毅力與良善種子,也曾受神恩感召成為傳教士,並於監所擔任教誨師。 此次策展人陳欣婷表示,這讓人想起深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的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1475-1564 ),認為每一塊石頭都蘊藏著生命,他只是預見大理石內的「靈魂」,然後把多餘的部分剔除,將生命解放出來。讓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五百多年來仍被歌頌傳世的經典雕塑《大衛像David》與其名言:「大衛已經在裡面了,我只是去除多餘的部份而已」。
在許多文明的神話中,人類起源與泥土不可分,從《山海經》女媧捏土造人、基督教的《聖經》記載上帝用泥土造人、或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也取泥造人。「泥土」是承載生命的養分,而所有的草木也是由泥土而生。何志隆在台灣最美的後花園-台東建窯,沿著台23線前進群山環繞的泰源幽谷最高點,「在台東這塊淨土,讓沈浸萬水的漂流木再次創造價值,燃燒之後以植物落灰發色重現生命,如舍利花般的灰燼,成就了璀璨的翡翠青瓷」,何志隆如是說。在滿布如冰層般的裂紋,晶瑩剔透如雪如銀河,在陽光或強光下,閃爍著如鑽石般的內斂光芒,並承載著千年的文化符號,重新與當代對話。台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女士也曾表示「何先生的作品在色澤、冰裂、流釉、晶瑩都臻上乘」。
「青瓷」是華人對自然哲學的追求與審美的深度意涵,起源自夏末商周到漢朝,於唐、宋達到最高峰,又分為「原始灰釉」與「人工釉料」。爾後在過去千年多來,「原始灰釉」的工法卻消失不可考。北京故宮前院長鄭欣淼說: 「何志隆的翡翠青瓷,接續了在中國已失傳千餘載的柴燒技藝,並延續與傳承之」。北京故宮博物院古陶瓷鑑定專家耿寶昌表示: 「中華傳統陶瓷燒造工藝的繼承與突破,是為青瓷新品種」。
何志隆仿效古人土胚不上釉的燒陶方法,以植物落灰釉方式燒出「翡翠青瓷」。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前後邀何志隆的「翡翠青瓷」,舉辦展覽與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於2016年前後三批研究員前來台東,訪問被何志隆所破解的- 中國千年自然落灰釉瓷的燒造密碼,從素胚入窯投柴如小宇宙幻化的窯爐,數百小時不間斷地高溫燒製,接者降溫、熄火、開窯,並見證了微乎其微的成功率的「純裸胚入窯,全滿釉出窯」的傳奇。
何志隆認為「在闊別千年的「灰釉青瓷」中,能創造出屬於獨一無二、無可控制、不可重複的《翡翠青瓷》,與娶到全心支持的妻子方桂陳都是一種神恩」。 窯爐的精準結構、控溫駕火、坏體、氣候、木材、時間、數據、經驗等,何志隆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美學信仰,賦予作品更多的流動姿態、與層層疊疊如結冰般的開片,創造睽違千年後屬於這個時代的新品- 如翡翠般流光溢彩、蒼翠欲滴的「千年神色」。